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关于沉没成本的一点思考

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考虑这件事情有没有收益,好处,而且更习惯看看是否已经在这件事情有过投入,管理上把这些已经发生并且不能再收回的支出(时间、金钱等等)称为沉没成本。 可是考虑沉没成本往往使得我们走入误区。 面对一个不合格的品控主管,老板更多的不是考虑这个主管合不合适,而是她是自己提拔的,并且企业已经付出了那么的学费,这样放弃,是不是太可惜了,万一这个主管还可以培训好了呢?这样以前的投资岂不是可以挽回一点点损失?
我有一个好朋友,妹妹非常聪明,小时候钢琴就已经过了十级。他有一个女儿,才六岁,做父母的希望女儿能够懂得音乐,会弹奏一种乐器,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么,既然姑姑钢琴这么棒,侄女也不会差。夫妻两个人花了一万多来了一架钢琴,小丫头刚开始的时候很兴奋,天天在上面乱弹,夫妻有时候会为女儿随意的几下自得不已,不到一星期,小丫头就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兴趣,夫妻两个找在外地的妹妹咨询,妹妹的意见是弹钢琴首先是一种乐趣,不喜欢不要勉强,而且真要学好就要找专业老师一对一学习。夫妻两人商量以后认为既然已经花了一万多块钱了,这样当个摆设太可惜了,还是请个专业老师来教。我当时给他们的意见就是,既然孩子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再花钱也是往水里扔,将来能弹一两支流行歌曲泡泡帅哥足够了。可夫妻不死心,请了一个专业人士上门来教,一周两次,一次三百块钱。可小丫头已经失去了兴趣,在老师面前也是漫不经心,应付了事。这样过了半年,夫妻两人终于认识到女儿确实不是弹钢琴的料,只好作罢时,已经又花费了一万多块钱,超过了钢琴的投资。

再举一个例子,塑料加工行业有一个项目非常好,你准备投资,需要花费500万,技术告诉你,需要先投入50万进行研发,但是从其它厂家投资的情况来看,90%的厂家会亏损五百万,只有10%的厂家会盈利一千万,这个时候,你会不会再投资50万在这个项目?我想大多数的厂家都会选择放弃。还是这个项目,你前期调研、开发这个项目已经花了500万,技术人员告诉你,还有50万,这个项目就能成功,你得到到的信息还是90%的厂家会亏损五百万,只有10%的厂家会盈利一千万,这个时候,你会不会再继续投资50万在这个项目?大多数厂家的选择“会"!大多数厂家的心态是既然投入了500万,这样放弃太可惜,说不定我能成功呢,但是你有90%的几率不成功,不但这550万捞不回来,还要再继续亏损五百万!我们在工作上也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是往往考虑到只有继续做下去才能对得起已经的付出,才能挽回损失,而没有理性的考虑,正确的做法就是悬崖勒马,壮士断腕,及早回头。

这次四川大地震,海事卫星电话出尽了风头,我不禁想到了曾经风光无限的摩托罗拉的铱星项目,摩托罗拉从1987年开发铱星项目的时候,希望解决全球之间的移动通讯,无论你在高耸深山、茫茫大海,还是在撒哈拉沙漠中,卫星通信都可以连络上你,87年的时候这个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个人移动通讯发展的更快,铱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可惜摩托罗拉的高层在意识到这个项目已经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仍然苦苦支撑,因为前期已经投入了几十亿美金,不能半途而废,继续追加投资,结果一直到2000年在投入50亿美金,亏损高达680亿美金后才无奈宣布破产。这就是为了沉没成本而不能正视现实的一个典型例子。我们进入这个误区的原因有两个:一、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错误,不愿意认输。象提到的公司老总,如果把这个不合格的主管开掉,岂不是否定了自己?二、同样的一件事情给人为分成了两件事情,就象文中提到的已经投入的500万,如果这个项目成功,这原先的500万就是投资,如果失败了,这500万然是浪费,这样根据结果来对同一件事情进行判断自然使得我们深陷进去。解决的方法么,其实很简单,换位思考,不要考虑那么多前期投入,就事论事。

题外话:刚才看到一个娱乐帖子,一个女孩子喜欢她的男朋友,男朋友也喜欢她,她希望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大家提到的建议很多,往往是从女孩自身上去努力的,但是从上述理论判断,我觉得一个女孩子的建议非常正确:就是让男朋友多请她吃饭,多给她买东西,时间久了,男朋友在她身上投入了那么多成本,就往往不能正视这个女孩子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而是考虑如果放弃,是不是太可惜了,那就更舍不得离开女朋友了。

所以说,女孩子有时候是天生的经济学家,这一点非常正确。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要素一旦完成配置,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改变的成本。在投资决策中,沉没成本属于决策无关成本。
沉没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主要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其对应的成本概念是新增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例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因此,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无需考虑。相对的,新增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
举个例子来说明:
有一项目A,上马项目需要添置设备B,购置成本20 000元,而决策者目前已经拥有闲置的设备C,其帐面成本为30 000元,并在主要性能上与设备B相同,但要完全满足项目A的需要,还必须对其进行改造,改造成本5 000元。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方案,购置方案和改造方案。对购置方案而言,设备成本为20 000元,而对改造方案则为35 000元(30 000+5 000),如果以两方案的设备成本进行比较,那么购置方案的设备成本更低,减少了15 000元(35 000-20 000),这样一比较,好像应该选择购置方案了。那么,是否意味着真的应当做出如此的决策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购置方案中,设备成本20 000元在决策时尚未实际发生,如果决策采用该方案时,新增成本也为20 000元;而在改造方案中,由于闲置的设备C的帐面成本在决策前已经实际支出,无论决策结果如何,都无法收回该帐面成本(假设该设备无转让价值),因此,帐面成本30 000元即为沉没成本,而改造成本5 000元才是新增成本。通过这样的分析,购置方案在新增成本上要比改造方案高15 000元(20 000-5 000),所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应当选择改造方案,而不是购置方案。